
新闻资讯
News

华夏同邦董事总经理戴曙华先生应赢商网邀请,通过本专题以深圳为案例,简析地下商业的空间开发与运营。
Q1: 成功商业街开发运营三大借鉴
赢商网:在您看来,以交通动线为载体的地下商业步行街,其业态组合和布局上该遵循哪些规律?
戴曙华:以日本一些知名的地下商业为例,餐饮的分布大概在30-40%之间,零售大概在50%左右,其中女性服装配饰大约占30%,剩余的家居杂货类占20%,而生活服务类的如邮局、银行等大约占10%左右。它的比例跟现代的购物中心的比例是很相似的,这说明其地下商业的营运水平非常高,能满足人的各种消费需求。而国内的地下商业,即时消费类会比较多,如报刊杂志、便利店、轻食餐饮如咖啡店、面包店,便利店、洗衣店、充值点、还有电子数码等。
以目前的发展来看,国内未来的地下商业将有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,第一个就是餐饮比例会继续增加,如深圳的连城新天地,其餐饮比例已超过40%。另一个趋势,就是主题类型的,如南京的时尚莱迪、广州的时尚天河,是偏向年轻化潮流化的主题商业。
赢商网:作为深圳目前最成功的地下商业步行街,连城新天地和丰盛町,在您看来其商业开发和营运,具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?
戴曙华:1、选址,这两个项目都不约而同的处于深圳CBD区域,连城新天地是标准意义上的福田CBD,周边有会展中心,有9座5A甲级写字楼,5座五星级酒店,4个Shoppingmall和大量高端住宅,选址是促使其成功的非常关键的因素。丰盛町处于车公庙商圈,周边基本上以准甲级写字楼,乙级写字楼为主、3座五星级酒店,其人流量非常大,虽然消费档次没有连城那么高,但整体上人流量还是非常不错的。
2、项目筹备和入市时间选择都非常好。连城2009年开始筹备、2012年开业。丰盛町05年拿地、09年开业,两个项目都经过3-4年的时间来进行项目开发和招商、开业前期筹备工作。同时深圳CBD区域的商业氛围经过多年的开发,也逐渐成熟。
3、地下建筑设计方面做的非常好。丰盛町在这方面尤其值得学习借鉴,其拥有两层的地下商业,在建筑设计方面,通过下沉式、半开放式的空间,阳光铺位的处理,把空间打开。连城新天地在室内装修方面也是做了一些采光的天井、包括一些水景的设置。地下商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人感觉在地下,因此在建筑设计方面,就需要把风和自然光等元素引进来,让消费者感觉到舒适,这是地下商业成功的第一步。
Q2:与华强北地下商业开发如何发挥商圈优势?
赢商网:华强北和东门的地下商业步行街,其共同之处在于利用成熟商圈的超高人流,但彼此又有差异化。在您看来,这两大商圈的地下商业步行街应该如何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,与商圈共赢?
戴曙华:商圈驱动型的地下商业的发展,与其地面商圈的发展变化是紧密联系的。华强北商圈目前面临的商业情况是,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,西面有几个大的商业项目已经或即将入市,如世纪汇、九方购物中心,东面的大剧院商圈有万象城、kk mall等商业氛围非常好,吸引了强大的客群,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境况。而华强北商圈本身以电子市场为主,其真正购物的商场并不多,华强北茂业算一个。随着 电子市场面临着升级调整,加上修建地铁围挡,地面交通不便,整个商圈零售日子是非常艰难的。之前曝出的华强北将以地铁站点换乘为纽带,开发2万㎡的地下商业空间。这个号称全国最大的地下商业步行街,未来将如何规划,受到其地面商圈转型的影响还是 蛮大的。华强北周边白领写字楼并不多,多是产业配套型的办公楼,其各大专业市场未来转型面临一定的难度。华强北由深南大道至红荔路,未来将做成纯步行的商 业街,其与地面各大商场还是需要多多交流,如何差异化促进商圈共同发展。
东门商圈,相较于华强北而言,则发展的前景较为乐观。其地面商业方面,如太阳百货、茂业百货屹立10多年依然人气很旺,而新开的华润1234space购 物中心则是引进潮流时尚、热门餐饮品牌,与东门整体的中低档服饰市场、小吃街形象等均形成差异化的互补,其客流较为稳定。随着如华润等大型开发商的进入, 一些新的商业项目入市,东门的地面商业整体在不断升级变化。而对于东门的地下商业而言,也会随着商圈升级,未来慢慢朝着品质化、综合休闲娱乐化方向发展, 档次慢慢提升,这将会有一个非常正面的促进提升作用。
Q3:深圳未来地下商业发展的两大趋势
赢商网:深圳的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,未来将会呈现怎样的趋势?
戴曙华:深圳未来地下商业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,其一,就开发热门区域而言,将呈现两大核心,福田罗湖中心,前海中心。作为目前的商业中心区的福田罗湖区目 前地下商业发展正方兴未艾。而从2015年的前海地下空间与城市发展研讨会上获悉,未来前海地下空间开发将达到660万平方米,这里将建成亚洲最大的交通 枢纽,能接驳10余条地铁和深港西部快速通道,并形成地下快速路、地下环路、地下车库三级地下车行系统。加上周边写字楼空间的开发,互通港深的前海口岸建 设等,前景非常大。其二,从4月份深圳出让首宗地下商业地块,释放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,这个地块出让是零门槛的,任何机构、组织、个人和联合体均可参与。所以对于未来的地下 空间开发,也将成为深圳商业开发的一个新的趋势。因为地面土地资源非常稀缺,未来对于地下空间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,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到这个领域, 这是个非常好的现象。竞争者多了,各种资本、企业进入,带来的新的商业开发、管理模式,会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。
赢商网:上季度深圳首宗地下商业土地成功出让,在您看来,房地产商介入地下商业空间开发,需要做好哪些准备?对于准备进入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企业,您有何建议?
戴曙华:对于即将介入地下商业开发的企业,有2点建言,其一,思路的转变,从开发思路转变到营运思路。传统开发商会认为地下商业开发成本很高,一般是地面 的2-3倍,建设也不容易。而地下商业想要成功,从最开始的选址、规划和建设,到中后期的招商、推广、开业营运、物业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花心思,不仅仅是 开发,而是去营运好一条商业街。其二,营运手段的转变。借力交通枢纽的地下商业,都具有人流快速 通过的特性,如何增强客户的黏度和忠诚度,也是地下商业营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。如果利用一些科技手段,如客流点算系统、ibeacon设施等,能把周 边快速通过的人逐步变成稳定的客群,成为商业街的粉丝,未来甚至发展成为铁粉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“智慧营运”之路。